企業信息化渲染了這么多年,企業剛剛有所認識,還在朦朧中的中小企業又將被互聯網拋棄,再次淪落成商業競爭的弱勢群體。
當技術、管理、經營大量同質化的今天,促使企業進入商業信息競爭的時代,信息時代競爭又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劃分成了兩個陣地,一是傳統傳播方式的競爭,比如:展覽、報紙廣告、電視廣告、渠道促銷、產品海報等等方式。二是網絡傳播的競爭,比如:搜索排名、網絡實名、B2B網站會員服務、網絡黃頁、電子郵件傳播、網絡圖文/視頻廣告等等。但是每一次大規模的競爭,中小企業總是被首先淘汰!為什么?根據國家商業部門的統計,中國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有1600萬,每年新增180萬左右,消失140萬左右,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年8個月。這就是商業競爭殘酷的結果,從側面也反映了中小企業的弱勢地位,這樣的弱,不僅僅是因為經濟實力、企業管理、營銷能力,最重要的是中小企業參與競爭的意識、概念、自主能力等方面,中小企業總是被競爭拖著跑,其實任何一種模式的競爭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相對公平的,最終決定勝利是意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70年代的電視,幾乎沒有任何商業廣告,哪個時候很少人認識電視廣告的價值,80年帶開始有企業投放廣告,90年代電視廣告開始升溫,2000年前后電視廣告到了火暴狀態。很多企業借助電視傳播,迅速發展壯大了,電視傳播的價值經歷20年體現出來。再有例子是路牌傳播,2000年之前,路牌廣告沒企業用,2000之后路牌價值一路飚升,從無人問津到現在的黃金路段報價數百萬一年,經歷5年體現價值。大多數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總是在等待中被拋棄!一開始信息傳播的投資很小,比如電視傳播在80年代,1-5萬就可以做一年!到現在需要以億計算的投資,20年價值增長10000倍,中小企業一開始沒認識到,也或者等等看,等到今天,想做也做不起了!這就是被拋棄!路牌傳播在2000年以前,1000元就可以做一年,很多企業還是在等在看,2005年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一年,5年價值增長10000倍,很多企業又做不起了。
網絡信息化發展到應用,10年時間,企業的等待依然還在延續,不論政府、網絡運營商如何的宣傳和引導,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還是在睡夢中。還是例子,3721網絡實名3年前沒企業交費注冊,到2005年,某些關鍵詞已經飚升到幾十萬一年!10萬倍的價值增長僅僅3年時間。有價值的傳播資源,總是被有良好意識的企業搶走,中小企業的企業信息化應用,即將被扼殺和拋棄。慘痛的例子總是在重復,讓我們再回頭分析網絡信息化的價值。
商業在傳統領域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出口外貿又因為信息不暢經常受到國外政策的阻擊,網絡作為新的信息傳播平臺,其信息傳播的直接、快速、準確和廣泛,絕對領先的取代了傳統報紙、電視、展覽……等傳播形式的優勢,在這個商業競爭要求信息領先的社會,“第一時間”是所有企業商家必爭的核心機會。網絡的快速,能夠在以秒計的第一時間把商業信息傳播到全世界,而傳統的媒體和其他傳播形式,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比如某新原料(新產品、新招商信息)誕生,如果熟悉互聯網的企業,他能夠利用商務軟件等這些應用工具,數秒內就完成信息的發布,并立刻傳播到網上,同時如果有某采購商正需要這樣的信息,他也熟悉互聯網,他就可以在數秒內就采集到這樣的信息,試問,有那種傳播能夠與互聯網匹敵?報紙最快要24小時,電視最快要30分鐘,展覽更慢,需要至少一個月。因為從信息產生到發布再到被采集,中間要經過采訪、整理、制作、布置、邀請等等復雜的過程。就算是電視直播,那也得等記者到場,架設設備,連線衛星。不但成本高昂,最糟糕的是無法實現真正的第一時間。
網絡的傳播,短短3年就被大企業和有實力有意識的企業占領,中小企業怎么辦?很多的經濟專家呼吁“醒來,去應用”,網絡是個新生的傳播陣地,全世界互通互聯,應用不是企業大小的問題,也不是財力物力的問題,互聯網不會拒絕任何想要實現企業信息化的企業,那一點點的投資相對傳統傳播來講,九牛一毛都不是。商業競爭為什么那么惡劣,原因就在于一邊是巨大的采購需求沒辦法很快找到巨大的供應伙伴,信息的不暢是阻礙企業發展的真正門檻,企業信息化,不但要用要投資,最重要的是會用,互聯網廣泛的普及面和巨大的用戶群,在第一戰線的爭奪進入資本實力比拼之后,中小企業應該迅速占領分布在網絡各個角落的信息傳播平臺上,現在的應用不僅投資小,使用門檻低,最重要的是廣泛的傳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