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去受歡迎的餐館吃飯要“等位”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可是,一群前來廣州參加留交會的海外留學人員,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的一個自助午餐上上演了“排隊等位”的一幕。不過,他們可不是在“等位”吃飯,而是在“等位”向廣州企業推銷自己。
“我從美國硅谷來,我這次帶來了一個空氣凈化項目”、“我在日本待了很多年,這次想來廣州尋找合作機會”、“我從澳大利亞來”、“我的手機號是×”、“我的房間號是×”……盡管第十一屆留交會今日才正式開幕,但昨日上千名來廣州參加留交會的海外留學人員已經迫不及待地抓住一切機會“推銷”自己。
昨日中午,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內一個簡單的自助午餐,就出人意料地演變成留學人員“自我推銷”的“戰場”,以至于主持人最終只能要求打算發言的留學生在一旁的椅子上“排隊等位”。
發言太踴躍只能“排隊等位”
昨日是第三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洽談和對接活動的第一天,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的洽談現場比起去年要明顯紅火很多,早上10時左右這里就已是人頭攢動。帶著項目來廣州尋找機會的留學人員態度顯得特別主動,而前來洽談的企業和創業園代表也對有意向合作的項目詢問得非常仔細。
為了幫助廣州本地的科技企業尋找更多機會,由廣州市科協等部門發起的“廣州科技創新聯盟”昨日也組織了近百家廣州企業的負責人前來參加項目交流對接活動。為了抓住一切機會“推銷”自己,當天中午的自助餐開始不久,海外留學人員就爭著上臺介紹自己的項目,主持人最終不得不宣布:打算發言的留學人員請先坐到靠門口的一排椅子上“排隊等位”,依次上臺發言。
留學人員紛紛公布手機號
“我從美國硅谷來,我這次帶來了一個無風扇、無過濾網的空氣凈化項目”,在美國硅谷待了8年的女博士章燕作為項目團隊的代表,在等了五六個位后終于爭取到上臺發言的機會,“我們的項目號是×××,歡迎大家到展位上咨詢”。
“我1985年就到美國留學了,我對這次帶來的節能抗震房項目非常有信心,我敢說,在盈利前我不要任何技術費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博士王瓊上臺后自信滿滿地表示,為了給自己的項目爭取更多機會,她還大方地公布了自己的房間號。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當天上臺“自我推銷”的留學人員中,約有一半人主動公布了自己的房間號、手機號或電子郵件。
一天內決定進駐創業園
經過午餐時間的“推銷”,當天下午,章燕和王瓊的展位上果然人氣很高。章燕和她的合作伙伴冉宏宇博士在展位上忙得不亦樂乎,王瓊更是在下午3時左右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天有好幾個創業園都來找我談過,我已經決定和廣州留學人員創業園合作了。”
王瓊表示,今年留交會的形勢比她預期的要好得多,“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忙,真是太感謝留交會這個平臺了。如果沒有這個平臺,我們有技術也不知道該向誰說。”
條件合適幾個月內就回國
在美國生活了13年的冉宏宇博士已經7年沒有回國了,這次來到廣州讓他感到非常驚嘆,而廣州對高科技的扶持力度之大更是深深打動了他。“我覺得廣州為留學生提供的創業環境,是全國最好的”,聽說廣州出臺了新政策,將對具有產業化價值的項目提供500萬元的資金扶持,冉宏宇更是充滿了期待:“太好了,我們一定會努力爭取這筆資助。”
冉宏宇告訴記者,目前他和他的團隊已有意向將項目進駐廣州開發區,“如果條件合適,我們幾個月內就可以回來工作”。
金融風暴致留學人員回國
在昨日的洽談現場,不少留學人員都向記者表示,今年的金融風暴是促使他們回國尋找機會的一個因素。“現在美國的資金周轉很慢,高科技項目要融資變得挺困難的”,章燕表示,雖然硅谷的高科技企業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裁員浪潮,但留學人員想在海外創業也并不容易。
“在我看來,回國尋找合作機會,是避免受金融風暴沖擊的一個好辦法”,在美國生活了24年的王瓊認為,“當一個危機發生時,不可能美國和中國受影響的程度都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和中國合作,那么也許別人熬不過這次危機,你卻能,甚至別人不賺錢,你卻有機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