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為小兵
跳槽入職
曾經一個熱血青年,為了所謂振興國貨,從外企跳槽來華為。
記得剛從外企跳槽去華為的時候,心里很是復雜和矛盾,既充滿著去海外見世面的期望,又抱有一種對妖魔化的華為(常報出資本家無情剝削廣大無產階級的各種新聞)的鄙視。
雖然,在天涯搜索的是各種黑色新聞。但在我心里,這依然是業界傳說所謂神秘的最好的一個中國公司。記得當年有位研發的哥們過勞死,于是原來的老同事就在QQ里,不時的關心起去了新東家的我。
有時,我甚至不厭其煩的和幾個好友解釋我還活著。
經驗教訓:如果想漲價來華為,最好不要主動投誠,而是故意先把自己賣給獵頭,然后獵頭再推薦,挖你去華為,這種跳槽,工資會更高些。
一營培訓
當年社招的在一個班,應屆的在另外一個班,不過那兩周都是混住在百草園里。印象中是兩周封閉訓練,手機關機,人間蒸發兩周。
這兩周白天上課,接受教育。晚上要么看碟,要么辯論,要么準備明天演的節目。過得挺有意思的。
當年大隊培訓的那些兄弟姐妹,如今都沒聯系了,現在偶爾好奇去notes 搜索一下人名,發現大部分都離職了。
其實,對于社招的人來講,畢竟對企業心里是有過比較。所以,那些洗腦的所謂業界第一,在當時都無法接受。當然,主要是被友商先入為主了,老認為華為就是靠低成本戰勝一切。
還好,在海外呆過了幾年,現在倒是對華為技術充滿信心,真真切切的覺得我們技術不錯,專利量,以及各種技術遵從度都不輸給任何西方廠家。
二營培訓
二營培訓是相對輕松的日子,每天上課學習市場各產品的亮點,當年的主打膠片。晚上就在培訓樓自習,但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玩殺人游戲,練練口才,練練推理,練練忽悠人。
這個時候,基本每個周末就一堆人成群去唱K,去所謂出國前的瘋狂,當然,這個時期也是各情圣進行速食愛情的時候。也許當年考試比較輕松,海外也比較缺人,所以這段日子可以說是大家對公司好感提升比較快的日子。
不過回想起來,那些培訓除了讓你認識一些人,其他所謂的填鴨方式并沒有讓你技術突然提升一個級別。
當然,那個時候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將來會去海外哪個片區,哪個國家?哪個地方適合帶家屬。哪個地方性價比高? 所以,就通常會問一下有海外經驗的同事,幫忙了解情況,同樣也會來天涯搜索一下各地的情況。至于派到哪個地方,就要聽天由命了。
客工部培訓
如果你是做市場的,這個培訓就是當年一個必走的流程了,主要就是在展廳講解產品,參觀公司,帶海外客戶吃飯,幫他們刷個卡,去歡樂谷,世界之窗等等。進行所謂的FB。
這個時候,很多人人生第一次奢侈吃上了山珍海味,滿漢全席。當然,也要看你接客的運氣,是頂級CXO級別的客戶呢?還是普通的一個運營商小主管。級別不同,你坐的車不同,吃飯的預算也不一樣。
當然,客工部是華為美女比較多的一個地方,大家都喜歡在那個地方呆著。
經過這些培訓,你漸漸的就步上了營銷的賊船了。同時也更貼近華為“以客戶為中心”,“客戶關系是第一生產力”的華為文化了。在這個階段,你也會接觸到各類各國不同的客戶。好色的,虔誠的,貪財的,職業的,自大的,無知的,形形色色。
如果客戶第一次來中國,通常都會很震撼,畢竟很多地方的人都不了解中國,認為中國還是很落后的地方,所以,中國的產品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就更別提了。
“made in China”在海外已經被很多劣質中國貨深深地烙在外國人的心里。海外的華為人,只能通過自己職業的素養,扭轉他們對中國產品的印象。
部門入職培訓
經歷完客工部培訓,下一步就是分到各部門,然后進行部門培訓了。
如果是客戶經理,一般應屆的會在國內找個代表處實習一年。而社招的,就直接分配到某個地方,拉去干活。
如果是產品經理,畢竟是要干點技術的,所以,就會呆在國內再進行部門入職培訓。(據聽說,現在出國前還要進行認證考試之類的。)
想想當年的培訓,主要就是學習當年最新的主打膠片,然后了解配置報價之類的,接著,可能就有有經驗的人做mentor,帶著你遠程支持一到兩個項目。積累一點項目經驗。例如,熟悉一下proposal,熟悉一下quotation.
這個時候,要積累的就是多去公司內部網站下載對應你負責的產品的銷售指導書和產品描述,盡快熟悉你負責銷售的那些產品的功能,優點,相比競爭對手的優劣勢。
想想當年還挺有激情的,回到住的地方都是把便攜機打開,學習一下產品知識。
第一次海外出差
常駐之前,如果有的國家有大項目向總部求著要資源,那出差時免不了的。
第一次去海外出差時是免不了興奮的,特別是那些以前沒出過國的同事,當然還有出國前對目的地的擔心或期望。對于那種興奮的感覺,象過初夜一樣。
提著一個IT民工的電腦包,好奇的逛著香港機場,四處瞄著外國美女搭訕,拿著相機到處咔咔,當然,還有目的地的海外陌生同事,要你順路做個郵遞員,幫他送個東西過來。
夸張一點的同事,曾經經歷過一個行李箱里面2/3都是替別人稍帶過來的東西。
海外頻繁出差的話,有的人喜歡,有的人討厭。喜歡的人覺得有機會到處周游世界,討厭的人,則覺得出差到各地,都是替當地常駐的市場人員打工,運氣不好的,還被呼來喚去,當小弟,不努力就投訴你。
反正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當然,第一次出差就沒有這么多講究。都心里感激著華為給了我們機會見個世面。
現在海外呆久以后,發現其實海外常駐的人犧牲了很多很多,人也變得迷茫,在看到周邊的同事的各種酸甜苦辣之后,你或許會思考得更多的。
出差干活小記
回想起當年自己第一次出差到發達國家G國支持一個大項目,還是挺有意思的。
發達國家因為只有一個伙補,為了省點錢,基本上,平時能啃面包就盡量啃面包。啃得越多,你就省越多的錢。能蹭飯就蹭飯(陪客戶吃飯之類的)。
周末,則盡量自己做飯菜,好好補回一頓。也正因為面包啃膩的緣故,后來,就對常駐G國不感興趣了。總部出差的人通常為了能留在出差地常駐,都會非常賣命。畢竟常駐后,你會多個XXXX常駐補助收入,這個收入也是SAP在總部的很多人向往常駐的一個小因數。
作為一個跳槽的新人,工作環境很新鮮,所以,第一年干勁最足的。
另外,當時面對的主要對手還是帝國主義列強,作為憤青,當然非常熱血澎湃的工作,當時在投標階段基本上每天都主動積極的干到凌晨。至于交標前一天,那是必須通宵的。
這個時候,你有的激情很快可以彌補你的經驗不足,能迅速成長。不過由于你只是在出差支持,所以,你還是一個銷售項目環節里面的其中一個螺絲釘,而不是通盤操作人,因此,出差的你,并不了解如何運作一個上億的項目。
經過幾個月的投標,交標,澄清,最后一輪交標。出差的任務結束了。后來,在遙遠的地方,才收到的喜報,突破XXX,項目在開始如何艱難,后來如何經過大家努力,最后如何中標,希望再接再厲。。
收到喜報的那一刻,心里也確實挺欣慰,這個時候,而且由于項目不涉及打擊祖國兄弟Z供應商,你心里還可能會有一種為國爭光的感覺,甚至,有時你有一種放大了自己的感覺,覺得自己給中國創收了多少外匯。心里多了一份成就感。
但后面如果有項目有Z參與,而當你的boss需要你盡一切努力搞死Z的時候,這種額外的成功感就不再有了,而且,你的心里有一種掙扎,因為你的主管要你用盡一切手段搞中國人。他的KPI,以及他的老大的KPI,涉及了打Z的這項。
不成功,就成仁。沒有人敢和錢過不去,所以,最后,大家都害怕少獎金,害怕被炒魷魚,而直接或間接傷害了祖國的利益。
同樣,Z的小兵們也是一樣的為了額外的獎金,為了突破,同樣想盡辦法將設備送進外國人手里。
這個時候,外國運營商笑了。看兩伙中國人斗,是他們最大的樂趣。他們最喜歡H來,Z再來降一半價,H再來降一半,Z再來。所以,這不得不說是我們職業的悲哀,也是我們熱血青年迷失的原因之一吧。
但肯定的一點是,即使到片部總裁這個層面,H的人也得執行ren XXX,sun XXX的競爭指令,Z的人他們也得執行Hou xxx的競爭指令。否則,要丟飯碗的事,誰敢做,即使是片區總裁,在這個問題上也只能是打工仔。
到底是誰的悲哀?國家的制度悲哀?民族的劣根性?我們不知道,雖然海外中國人聽到H,Z都豎起大拇指。但我們心里想到這個,自豪感都消失了不少。
常駐下派分配
出差結束后,回到總部,接著又到常駐下派分配的時間了。常駐意味著你可以多拿XXXX的常駐補助了,也意味著你將要過著孤獨的海外生活。
另外,根據馬斯洛模型,海外常駐的你也將成為一個連最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的人了。
人的五個基本需求--馬斯洛:
1、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
2、安全需要(生命,財產安全有保障)
3、歸屬和愛的需要(涉及給予愛和接受愛)
4、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實現的足以(促使潛在能力得以實現的趨勢)
海外常駐下派的HW人,在下派前對待愛情上,通常只有兩種選擇,要么趕緊領個結婚證,下派。要么趕緊分手,免得耽誤別人MM的大好青春。
當然,草率領結婚證的做法其實不明智,周邊的常駐同事很多都離婚了。原因是夫妻兩地分居太久,感情很薄弱。
通常海外HW人都會自嘲:手yin強身,意yin強國。
不過,既然選擇了去海外賺快錢的路,那也不由得你享受了。任何事物都是有得有失的。
海外常駐的職位介紹
通常海外常駐有兩種,一種就是直接常駐在某國家,固定在那干活,開拓市場。另一種,則只是常駐地區部,SAP關系掛在那,但依舊會在該片區到處出差。
一般海外,市場人員,就有客戶經理,產品經理,市場財經,投標經理。
客戶經理,市場財經,除了片區主管外,則都是放到代表處的。
產品經理,由于是搞技術活的,也就有類似地區部技術資源池的概念,會放幾個人在地區部去技術支持所覆蓋的各國代表處。
投標經理一般也在地區部,然后分到不同的國家支持投標項目。
無論哪種常駐,只要駐了你就可以多拿近萬的離家補助了。然后,接著,根據你現所在的國家,就而且還有對應的艱苦補助,戰爭補助,常駐地區部出差到下面的小國家,則還有相應的出差補助,伙食補助。
雜7雜8,你的待遇就似乎類似國內的高級金領了。艱苦點的地方,補助高些,含獎金工資之類的,一年可以搞個30萬存款放銀行;
不艱苦的地方,只要你不開銷包小3,不頻繁去外國的怡紅院解決你的生理問題,10幾萬,20萬也是可以存到的。
所以,對應當年剛剛常駐的人,都有點點小興奮。畢竟相比以前國內所謂的外企白領工作,你的收入整整翻了一倍或更多。有時想想那些建筑的農民工辛辛苦苦離家出差干一年,還不及你一個月,你會知足常樂一下。因為,農民工也和你一樣離家,可他們沒離家補助。
所以,你是世界上最高檔的民工。
常駐到地區部和代表處,同事們認為各有各的好,到地區部的一般直接在領導旁干活,認識的領導多,工作做得好,領導容易看見。但也有人覺得領導多的地方過于限制多,喜歡去點山高皇帝遠的地方。
反正還是那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至于海外用服(用戶服務工程師)常駐的,也和產品經理一樣,有常駐地區部和代表處的。
代表處的就是在代表處當地維護,而常駐地區部的,實際上你根本很少在地區部所在國常駐,總是會根據各地項目,在不同的地方出差。
地區部常駐的別的職位:合同管理人員,訂貨預測人員等
代表處常駐的別的職位:通常還會有一個HR,一個會計,一個行政等等。
海外生活工作overview
介紹了一下海外常駐有啥職位后,大家或許就可以為了賺點快錢選個崗位來海外了。
但海外HW生活其實如何呢?總得來說,第一年感覺新鮮,第二年不知不覺到了,第3年迷茫了。后面幾年就開始思鄉濃烈,想盡辦法回國了,除非,你把老婆帶到海外來一起常駐了,每天過著滋潤的兩人世界,過著世外桃園的生活。
電話有的代表處是可以在公司辦公室內用VOIP的,所以,幾大華為基地所在城市的手機號(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西安,東莞,成都,武漢),都可以聯系,對于在那邊的親人,是相當的方便。其他地方的,只能skype或別的工具了。
親人出個什么情況,國外的你確實沒法親自過去看看,能做的,就是網銀匯點錢過去,和電話安慰一下。
海外打工的日子,象子彈一樣飛。過得相當快。
搞一下項目A,不小心就過了3個月,再搞一下項目B,嘿嘿,又過去半年,休個一個月假,回來調整一下。呵呵,然后你就發現一年就過去了。
雖然時間過得快,但你是孤獨的過著的,為什么呢?
因為在HW海外,你除了HW同事,客戶,沒有什么別的朋友圈子。而同事這個圈子,如果代表處氛圍不好,那你就更少朋友了,知心的話題也不敢聊,更別說什么創業理想了。不象國內,你每個周末還可以找找朋友A 打打麻將,找找B聊聊創業,找找C看看房子。
其實不只海外HW,國內HW的研發,應該也是這樣。這種現象,應該算是HW的孤島效應。
項目忙的時候,你賣身給了HW海外,HW就把你包了,7*24小時是必須為HW服務的,有時半夜別人都打給你,你要打電話給別人。
項目松的時候,你的靈魂也賣給了HW,你會因為忙時的累,導致閑時的慌。這個時候,除了偶爾游山玩水,讓你回歸自然,讓你感覺自己的渺小和靜心思考,其他時間,你還是在電視,電腦的時間里宅著。你的視野只能是那樣的狹小,也更不用說創造一番宏圖大業(如果你屬于野心勃勃那類)。
另外,由于你的荷爾蒙長期未有合理的渠道發泄。在閑時,饑渴點的同事也就只有想入菲菲一下。A片滿足不了,就B片吧?哈哈。B片滿足不了,就緋聞吧。
所以,天涯常常搞些什么LG在海外找個同代表處的小3的負面新聞,也是有一定的土壤的。但話說回來,絕大部分的海外同事都算可以的,是忠誠的,只是手磨出繭而已,完全對得起老婆和女友的。他們期望的也就是一年回去一個月休假。休假回來,身體就虛的不行了。呵呵。
話說回來,其實這也是HW企業的成功,他能成功得把多數人變成適合HW用的職業經理人,但不適合別的企業用。
畢竟,企業只需要適合自己的庸才,不需要天才,只需要按命令干活。當然,對于有創造力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扼殺。相信不少老員工們都愿意在華為呆著,拿拿股票分紅,生活就OK了。
有的員工在海外呆慣了,辭職回到國內,還不適應那種沒高補助的生活,后來又出來了。這種例子也不少的。不過,現在好像,辭職再回華為的,比較難進了。
海外生活衣食住行
人在海外飄,身體最重要,所以想必未出過門的未來海外hwer是很關心和個人緊密相關的衣食住行。
這個部分其實很難寫共性的,因為地區和地區不一樣,吃穿住行很大差別。
你分配到歐洲,和你分配到非洲,吃住行,完全不一樣。
先說吃的吧,目前HW基本都在全世界建有單位食堂,所以,不存在吃不到中餐和吃不飽的問題。相反,有的地方反而吃的太飽,吃得浪費,讓大家吃出毛病。
在食堂,如果你發現一些人只吃素,少吃肉,一般都是老海外。狂吃肉,少吃素,一般是出差來的,或剛下來海外的。出差來的,反正交了這么多錢給食堂,不吃多了,就對不起自己交的“刀了”。
HW給大家每年回國一次免費體檢報銷,發達國家也可以當地體檢。一般檢查出來,不少人都吃出了脂肪肝,膽固醇高什么的。這也是為什么,老海外,吃肉少,因為以前吃多了,吃出毛病咯。
另外,越是艱苦的片區,越會有食堂保障。至于口味,那看常駐的中國廚師。
Hw為中國的餐飲業乃至世界的餐飲格局做出了巨大貢獻,除了南極洲沒派廚師,基本其他地方都派去了,這些海外飄的隨軍廚師,也成為各代表處伙食委員會下監督的打工份子。伙委會成員,一般都是家屬和熱心的員工擔任。
容易買食材的地方,基本都本地購買,艱苦點的地方,通常代表處通過集裝箱把食品運過來,給大家打牙祭。
值得一提的是,落后第3世界里,但凡有中國人的地方,當地不吃的路邊狗,河里的烏龜等等,都會被橫掃一空。至于外國人嫌麻煩的雞牛羊骨頭,小魚,蝦蟹,都會納入食堂的菜譜。所以,很可能你在海外會低價的吃到鮑魚,龍蝦,還有各種國內吃都吃不起的名菜。
至于和客戶一次吃飯,就看你分配地方的造化了,東南亞,獨聯體區,那就要練起千杯不醉。喝酒不行,那改去中東(禁酒)。吃飯,高檔的,哪里都吃西餐,那是不要緊。
就怕你到一些很熱情的小國度,客戶和你一起手抓飯菜,吃吃當地菜。黑黑的手,充滿熱情,把飯菜送給你。當然,蒼蠅也許也會來,這證明菜是香的,否則怎么會這么多競爭者呢?
接著說住,一般HW給大伙了租了宿舍,無論出差,常駐,基本都住宿舍。如果實在住滿,那就住點便宜的酒店(除非你級別相當高,則住的地方一定要5星酒店)。
各國房地產不一樣,有高樓的地方,當然是租一些小區里的房子。沒高樓的國家,一般租個villa(類似別墅)。
發達點的地方,住所必須有網絡的,否則,你在家的時候怎么催你上網加班呢?窮點的地方,那公司辦公室就是最好的網絡。住的地方,運氣不好,連個接入點都沒有,你就在那孤獨的宅吧,只能從公司服務器多下點片,獨自關門欣賞。
一般發達的地方,租的小區好,搞個3房一廳的,然后,常駐的人們,就會為了一個主臥搞得你死我活,有家屬的肯定都住主臥。問題是,發達地方,肯定出差或,常駐的家屬來得多,那主臥沒這么多咋辦?
呵呵,明爭暗斗是必然的。HWer未必個個都是素質高不關注這些蠅頭小利的,否則,也沒有那么多人老在天涯發黑帖。所以,同事里知心人少,孤獨心態多,也是必然的。
如果去窮國,那你住的鐵定是當地的富人區,而且安全點的地方。說不定,還配個傭人,給你們打掃衛生。極端點的地方,還有house boy,整天給你掃掃,進門給你提包,把你當boss。
住一般都盡量集中,一是容易保證安全,二是方便集合娛樂。但無論如何,你只和HW同住,因此,你的世界里,就只有中國人,除了見客戶和本地員工要飚外語,其他時間都只說中國話。
因此,很多人呆很久了,還是不會說當地外語了,就只會個英語。這個和你留學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幻想去海外學第2外語。但最終因為這種聚居環境,已經每天加班加點,都沒有學成。
出行,出差多的,出行工具就是飛機,滿天作飛客,毫不夸張的講,很可能每個飛機都有可能有HWer,一般出了空難,大家首先第一反應想著,里面有hw的沒有?發達點的地方,你坐的是大飛機,心里或許會踏實點。艱苦點的地方,常常HW勇士們就在天空上嘗試各種氣流顛簸動作。
落地到代表處后,到窮國,代表處車多,派著車來接你。至于拜訪客戶,客戶經理是開車帶你去,或的士隨你打。發達國家,那就一般做地鐵,因為的士很貴,代表處會提醒你節約點,否則報銷的時候一個審批不通過,嘿嘿。
大代表處,通常人多,車少。一般這時的車的資源是分給客戶經理,以及頻繁干活的用服兄弟。所以,如果你是客戶經理,嘿嘿,周末到處開公車,去酒吧泡泡本地MM也是有可能的,特別如果你分配到了拉美片區或獨聯體里或東歐,或亞太的一些窮國,那你很有可能成為HW狼,充滿狼性。
小代表處,通常常駐的人都有車,或容易借到車,因此,周末你開車去旅游旅游也沒什么不可能。也就是hw車多,后來海外HW出車禍人亡的事情也不少,特別是艱苦地區,路況不好。
因此后來,只要是本地長假,代表處就要將車鎖起來,免得你用公司的車出事了。
衣就不用講太多了,西裝是你的IT民工工作服。其他,根據各地氣候自帶。很多人為了做好客戶關系,通常也買一套本地服裝,去客戶家里穿上來拜訪。